哲社新闻
哲社新闻
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助理研究员于志强接受齐鲁电视台采访并解读“婚介乱象”

近年来,婚介机构成为众多单身人士婚恋择偶的途径之一,然而婚介市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被频繁爆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合同埋雷等乱象,各类投诉举报层出不穷。为何婚介市场出现该类现象,消费维权、行业监管应如何发力?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助理研究员于志强接受齐鲁电视台采访并分享了观点与建议。

于志强认为,婚介机构作为利益导向的经营主体,会存在促进顾客双方快速实现匹配的诱导机制,但该过程应当以尊重青年自身意愿和个性化定制为前提。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理解婚介时,最本质的问题在于,看似可选择的目标群体很多,但实际做选择的灵活度较低,从而在深层逻辑上形成了形式意义上的自由和实质意义上的不自由。婚介行业规范的难点在于产品无法量化,服务质量难以标准化,监管和法律的缺失也让唯利是图者更加肆无忌惮。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私人生活当中的财产风险;从价值角度来看,它有着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风险,婚恋择偶市场在利益匹配的过程当中过分强调自我包装,这一方面是迎合主流的择偶市场标准的结果,另一方面,其构成了信任意义上的危机。与此同时,社会家庭的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于志强指出,人际相处过程当中的主观性体验很难被量化,但在法律制度层面应对纠纷时,恰恰需要诉讼证据这样的量化标准。随着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改变,婚恋服务阵地逐渐转向,新业态的出现也对行业监管和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婚介的本质应是促成良缘、真诚相待,因此,一方面,社会媒体应注重价值引导,让青年男女在弱目的性的活动中相识相知;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措施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行为,唯有夯实监管,提升透明度,才能让婚介服务回归本质。

文:夏晓萱 封莹

审核:翁祥栋